《黄帝内经》春季养生之道
2021-12-03
来源:
人气:14 次
《黄帝内经》春季养生之道
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天人合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是自然宇宙的一部分,就要承应宇宙四时变化之规律。寒冷的冬天已悄悄地远去,温暖的春天伴着和煦的春风已灿然来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新春伊始之际,我们如何让自己的身体一整年保持良好的状态?如何在这万物复苏的春之始,养护自己的身体?那就让我们一起在《黄帝内经》中寻找春季养生之道吧。
《黄帝内经》春季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这段话告诉我们春季养生三个要素非常重要:
一、时令节气掌握好
我们首先要明白,春季具体指的时间段,即立春开始到立夏的中间这三个月,即是‘春三月’。此季,寒冷刚退,乍暖还寒。最易感冒,在《易经》中称为少阳,即天地之阳气性特征逐渐上升,阴性特征即寒气逐渐慢慢下降的过程。所以,古话讲“春捂秋冻”,为什么要春捂’?因为春季是风气主令,风为百病之长,在引起疾病的外感因素中,“虚邪贼风”是主要的致病因素,所以春天要“捂”好。《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从养生学来讲,此时要注意防风、保暖。不宜脱掉厚重的棉衣,而应循序渐进、顺应天气的变化,适时减衣才能养护好身体。
二、养护好人体的阳气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天为生发之际,‘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万物生发、阳气萌动,相对应的人体的阳气也在逐渐升起。但此时之阳气如火之初苗,纤弱而微小。此时,我们在饮食跟运动方面要格外留意。
饮食方面:多吃春饼、豆芽、香椿芽、小米类的食物。西方营养学中看待食物不外乎是从利于人体的七大营养素中分析。但中医除了注重这些外,更注重的是食物本身的生发之性。人们借助食物本身的生发之性来补益人体之所需。如香椿芽,香椿树经过冬天能量的蕴藏跟集聚,在春天天地阳气萌动时向上、向外“发芽”舒展。而人体的饮食也是借助春天之气机,向外、向上生发。
运动方面:放风筝。春天天气晴好,在外放风筝,首先,可以享受春天和煦的阳光。再就是放风筝时要不断的跑动,调节风筝飞的方向,小动而不会大汗淋漓;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明目。眼睛不断的眺望、转动,可以抒发肝气。
散步、踏青。春天不适宜剧烈的运动,适合小范围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体内气血的运行。古人则是在院中‘广步于庭’。
‘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日常生活中不要穿紧瘦的衣服,穿衣应以宽松、舒服为主;头发也不应该高高梳起来,而是松散的披下。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身体的生发,不被束缚;使身体、情志得以生发、舒缓。
《黄帝内经》春季养生之道
三、养肝正当时
《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五季对应人体的五脏。春季对应的是肝脏。所以春天是个养护肝脏的重要时节。
要想肝脏好,首先,是要保持心情的舒畅,预防肝火上升,这样才有利于阳气的生长。‘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在春天这个季节,要多赞美别人,尤其是小孩子,不要训斥他,老人也要多关心,不要使他们心情郁结、肝气不顺,这样不利于身体健康。
饮食方面:青色入肝,多吃绿色、清淡的食物。少吃或者不要吃酸,五味中,酸味入肝,具有收敛的作用,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因此春季在饮食调养方面一定要注意,宜多食甜,少食酸。
练声养肝:人体发出的声音也宜于身体的健康。平时我们可以练习“嘘”声以养肝,具体方法是:眺望远方、怒目圆睁,嘴中发出“嘘”的声音,经常练习对身体大有裨益,可以起到清肝明目的作用。
养肝还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休息好。肝开窍于目。只有在人睡下的时候,肝才能好好的修养。春天则要‘夜卧早起’,就是说睡觉时可以适当的晚些但是最晚不过子时,早上要早起,顺应天气的变化,借以生发。那早起在什么时间最好呢?以鸡打鸣为准,鸡鸣则起,大概是在早上的五点钟左右。
春季养生贵在“生发”。正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里说:“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为非常,非常则变矣,变至则病”。意思是,人若与天地四时之气不相应,则将发生疾病。春天如果没有生发好,到了夏天容易引起寒变,就是寒性病变,到了夏天生长时则没有什么可长的了,如此循环往复则身体必将病变。故,春季养生不可不慎也!
以上内容根据张成老师喜马拉雅FM易经应用智慧内容整理而成。
$(function(){$(".article-content img").css("display","inline-block")})
榆林癫痫病医院有哪些老年人癫痫发作的危害是什么上海哪里看癫痫专业呢